KAIYUN三到哥哥:钢铁物流之流通加工
流通加工是在物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流动的过程中,为厂促进销售、维护产品质量和提高物流效率,对物品进行加工。使物品发生物理、化学或形状的变化。流通加工对于钢铁企业而言是钢铁产品的纵向延伸业务,具有产品增值及战略协同的双重功能。目前,随着钢铁产业的成熟,竞争环境的变化,产业分工的调整,世界钢铁企业日益重视钢材流通加工业务的拓展。但由于钢铁企业面临的不同环境及不同战略的追求,加之钢材流通加工本身涵盖领域广、层次多,技术、质量及用户类别差异大,导致钢铁企业的流通加工业务在生成方式、发展程度上各有不同,在实践中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宝山钢铁公司(简称「宝钢」)作为以钢铁为主业的大型企业集团,也较早地涉足了深加工,并在反复探索中初步形成了梯级定位、内外结合、聚焦发展、协同管理的战略经营模式。
钢铁企业为什么要发展流通加工,其根本动因是什么?抛开企业的差别性,其根本原因是产业分工关系的演变。直观地看,钢材流通加工是钢铁业的纵向延伸业务,一般处于钢铁行业与下游汽车、家电、机械设备、建筑行业等的中间地带,既可以看作钢铁的延伸工序,也可以看作下业的上游工序。传统上,由于钢铁业本身的大规模生产性质以及市场的旺盛需求,钢铁业很少涉足流通加工,而多是由独立的中小企业以及下游主体行业发展。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市场供需及其竞争环境的变化,产业分工格局也跟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钢铁行业从整体上看,已经并正在从致力于规模扩张转向产业结构及产品结构的调整、质量及服务的完善;从关注钢铁产品本身的成本、质量竞争力转向整体供应链竞争力。另一方面,下业也从自身核心竞争力出发,将注意力集中到产品设计以及信息化、电子化等高附加值等领域,而将相对成熟的机械加工业务部分剥离。这种产业分工的调整造成一些诸如涂镀、制管、彩印、剪切配送、标准件出现规模化及专业化趋势。面对这两方面的变化,为充分发挥其在钢铁材料性能及加工成形方面的核心能力,提高供应链竞争力,钢铁业已经自觉由单纯的材料供应商向综合服务供应商转变,成为整合加工业务的主体之一。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钢铁企业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参与了下游深加工的整合,只不过其方式与途径不同罢了。所以,钢铁业发展流通加工,是顺应钢铁与钢材加工的关系演变,积极调整产业分工格局的合理选择,是利用并进一步巩固、提升自身核心能力、强化供应链的必要环节,具有内在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由于流通加工发生在钢铁销售物流过程中,处于钢铁业与下游终端用户的中间环节,其目的是为了使钢材产成品通过一定的剪切、轧制等工艺流程,使产品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进而是钢材产品产生增值。因此,钢铁流通加工具有过渡性和双重性。过渡性:钢材流通加工一般处于钢铁行业与下游汽车、家电、机械设备、建筑行业等的中间地带,既可以看作钢铁的延伸工序,也可以看作下业的上游工序,从而具有过渡产业的性质,尤其是在我国这样的非成熟市场环境下更是如此。从市场博弈上看,这种过渡性导致了一定程度的依附性。所以,钢铁业涉足加工的核心目的并不是发展独立的多元产业,而是供应链的优化与整合。甚至可以说,流通加工是钢铁企业在与下游企业渠道博弈中形成的。同时,流通加工的过渡性也必然导致大多数深加工业务属于分散性业务,不具备规模经济性,不适合钢铁企业经营。双重性:钢铁业涉足流通加工,不仅理论上减少了相互之间的交易费用,更加重要的是使深加工成为钢铁业的分销环节、技术试验厂以及新市场拓展基地。所以,流通加工不仅具有一般产业的资本增值价值,而且具有与钢铁业互动发展的战略协同价值,从而使其产业功能具有双重性,钢铁企业发展流通加工,应兼顾其双重性。
促进我国钢铁物流的现代化,提高钢铁物流的效率,压缩钢铁企业成本,削减流通费用,并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做好钢铁流通加工有着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首先,钢铁流通加工可以增加钢材产成品附加值。通过流通加工实现产品增值,从而提高产品盈利能力,是发展流通加工的最基本目的。只是这种附加值并不必然体现在流通加工环节,而是或隐或显地体现在整个供应链上。理论上看,纵向产业链的利润总额是由各产业环节共同创造的,利润的分配形式(平均分配或向某个产业积聚)随市场供需形势以及产业竞争生态的改变而改变,「此消彼长」。近几年钢铁产业链利润向上游的积聚就是利润转移的明证。所以,附加值应理解为产业链整体价值的附加。其次,优化供应链。供应链管理是近几年众多管理专家们共同研究探讨的问题,所谓供应链,是指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所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组成的供需网络。即由物料获取、物料加工,并将成品送到用户手中这一过程所涉及的企业和企业部门组成的一个网络。供应链管理就是在商品供给的链条中,企业间就商品在流通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管理活动,加强相互间的合作,形成战略联盟,通过信息的共有化、需求预测的共有化等,来实现物流机能的分担,实现商品流通全过程的效率最大化。流通加工作为分销增值手段,能有效满足下游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弥补钢铁产品大规模生产的不足。可通过合理的布局,降低综合物流成本,部分突破与客户及竞争对手博弈中的不利局面,从而平抑产业链利润转移波动,增强产业链的竞争力,使自身产业链的盈利能力最大化。再次,发展新市场。流通加工作为钢铁的基本市场,其本身就有市场发现的功能。钢铁业以自身材料性能及加工成形的核心能力,开发新产品、寻找新用途、拓展新领域,从而提高钢铁产品竞争力。最后,创新高技术。钢铁与钢材流通加工的互动,更有利于发现并完善高新技术,包括材料研发技术及产品应用技术。KAIYUNKAIYUN